艺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办法
(修订)
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选用(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课程的质量标准,对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要求、成绩考核等环节作出具体规定。为加强我校教学大纲管理,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修订)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体现高阶性和创新性
教学大纲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应从本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角度来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要求等。课程整体结构设计应着眼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而不应局限于某一本教材的框架结构。
2.内容科学,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
教学大纲要科学合理,准确体现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内在规律和独特的研究方法。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和创新创业元素,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总结和吸收近年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根据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展及更新情况、行业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改革及更新情况,适时对教学大纲加以修订或更新。
3.教学设计合理,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推进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拓展课程深度,提升学业挑战度
全面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加强课程学习过程考核,达到探究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效果。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加强整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遗漏,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
5.文字严谨,格式规范
教学大纲力求文字严谨,意义明确扼要,名词术语规范,避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术语或定义,标题、序号、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等规范使用。
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课程代码、学时(含上机、实验、设计等学时)、学分、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等。
(二)主要内容
1.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课程性质,主要说明是属于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
课程目标,主要说明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对知识的掌握应达到的程度,以及在能力培养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介绍本课程的先行后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3.课程设计
(1)教学形式:写明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
(2)教学环节:写明课堂讲授、实践、作业、答疑等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实践主要写明组织形式、实验条件等要求。
4.学时分配
按章填写章次、章名、理论及实践课时安排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需分别写明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所占学时。如有其他需说明的事宜,应在备注栏予以标注。
5.课程教学内容
依照章、节、目的顺序,详细编写本课程教学内容,至少在“目”下有内容说明,必要时可将内容细化到子目;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等写明各章应达到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列明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是指学生能够辨认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6.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中应列出使用的主要教材、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名录。要尽量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国外原版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指导书、案例集、习题集、网上资料等。
7.考核方式及课程成绩
教学大纲中应明确给出课程过程考核(即平时考核)的考核办法和计分方法,明确课程期末考试的考试形式,给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
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问答和讨论、作业和测验、期中考试、实验、报告撰写及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环节完成情况等,期末考核根据课程特点可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在线考试、答辩、操作演示、课程论文、调研报告、作品设计等形式。实验、实习、操作等课程也可根据平时测验、课内外作业、实验报告、论文等评定学生成绩。
过程考核成绩原则上占总评成绩的30-50%,期末考核成绩原则上占总评成绩的70-50%,具体比例由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集体确定。鼓励教师开展课程考试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
三、教学大纲的格式
为方便存档保管和汇集装订,教学大纲应当按统一格式制作。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见附件1、2。
四、教学大纲的管理
1.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列出的课程均要制定符合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名称相同但学分、课程内容等有所不同的课程,要分别编写教学大纲。拟新开设的课程在开课前必须先制定出教学大纲,按程序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开课。
2. 各系负责本专业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工作。教学大纲由本课程的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完成,经集体讨论修改,各系(教研室)审核后确认。
3.教学大纲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修订由各系自行决定,由课程负责人提出,经各系审核后执行。
4.经审定的教学大纲须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公布。教师应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包括教材选编、教学日历制作、教案和讲稿编写、考试命题等),学院督导、各系应按大纲内容组织相关的教学检查和评估活动。
5.实验课程(指单独开设的实验课)需要制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课程教学大纲
2.××××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此模板中有灰色底纹的部分,代表格式要求或内容要求,照此调整格式或内容,最后删掉即可。
《××××》
课程教学大纲
(黑体,小初,居中)
制定(修订)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学院 (黑体,三号)
制定(修订)时间: 20××年×月
课程中文名称:(项目名为小四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
学 时 数:
学 分 数: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小4号黑体)
1.课程性质(小4号宋体加黑)
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课程是全校性的通识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课程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或《××》课程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课程目标 主要说明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对知识的掌握应达到的程度,以及在能力培养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1)
(2)
……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小4号黑体)
(正文为小4号宋体)。介绍本课程的先行后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三、课程设计(小4号黑体)
(正文为小4号宋体)
(1)教学形式:写明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
(2)教学环节:写明课堂讲授、实践、作业、答疑等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实践环节主要写明组织形式、实验条件等要求。
四、学时分配表(小4号黑体,居中)
下表中,标题栏为小4号宋体加黑、居中;内容为5号宋体,“章名”列左对齐,其他列居中对齐。理论、实践学时的分配应与培养方案一致。如有其他需说明的事宜,应在备注栏予以标注。
章 次 |
章 名 |
学时分配 |
备 注 |
理论 |
实践 |
第一章 |
|
|
|
|
|
|
|
|
|
合 计 |
|
|
|
五、课程教学内容(小4号黑体)
第一章 ……… (小4号黑体,居中)
教学目的与要求:(标题为小4号宋体加黑;正文小四号宋体)
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等写明各章应达到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标题为小4号宋体加黑;正文小四号宋体)
重点:
难点:
第一节 ………(小4号黑体,居中)
一、……正文为小四号宋体
1.……
(1)……
二、……
三、……
……
四、实践(在“学时分配表”中某章列出有实践学时的,应在此部分写明实践内容)
1. 实践名称及内容
说明实践的内容。
2. 组织形式及要求
六、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小4号黑体)
要尽量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国外原版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指导书、案例集、习题集等,应当尽量齐全。需要学生上网查阅的内容资料,应当列出网址。
1.建议教材(小4号宋体加黑)
[1]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正文为小4号宋体)
2.主要参考资料
[1]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2]作者.论文名.期刊名[J],出版年份(期).
3.网址
……
七、考核方式及课程成绩(标题为小4号黑体;正文为小4号宋体)
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包括:××等。期末考核采取××形式。过程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期末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具体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详见下表。
下表中,标题栏为小4号宋体加黑;内容为小4号宋体,居中对齐
|
考核方式 |
计分方式 |
占总评成绩的比例 |
过程考核 |
|
|
|
|
|
|
|
期末考核 |
|
|
|
注:1.此表可根据过程考核的次数增加行数。
2.过程考核可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问答和讨论、作业和测验、期中考试、实验、报告撰写及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环节完成情况等。
3.期末考核根据课程特点可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在线考试、答辩、操作演示、课程论文、调研报告、作品设计等形式。实验、实习、操作等课程也可根据平时测验、课内外作业、实验报告评定学生成绩。
4.过程考核成绩原则上占总评成绩的30-50%,期末考核成绩原则上占总评成绩的70-50%,具体由学院根据各课程性质特点确定考核内容、所占比例和计分办法。
大纲制(修)订人:
大纲审定人:
校 对: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