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介绍
展馆介绍
“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是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论证提出,省委、省政府专门作出部署的重要工程。是推进文化“两创”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术,始终是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表征。而在高峰林立的山东美术高地上,花鸟画又因其完备的传承与发展、独特的个性与魅力而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小”画种,花鸟画以微观且具体的视觉形象建立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密切关联,寓意吉祥、雅俗共赏,拥有海量的作者和受众群体;作为“大”画种,尤其在写意花鸟画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画家一方面积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理念,一方面砥砺塑造典型地域语言体系,在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因子、积极推动传承创新发展的语境中,塑就了山东花鸟画参古望今、奇正相合、名家辈出的生动局面。
山东美术馆将花鸟画的收藏、研究、推广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一环,积累了一大批与山东有关的写意花鸟精品(或为山东籍艺术家所作,或为长期工作生活在山东的艺术家所作,或为在山东、因山东所作)。尤其积数十年之功收藏的于希宁、王雪涛、王天池、王小古、冯凭、孙墨龙、吴茀之、李苦禅、李一山、岳祥书、陈大羽、陈玉圃、张朋、张鹤云、张大铎、屈贞、娄师白、胡絜青、柳子谷、施邦华、郭味蕖、黄永玉、龚继先、黑伯龙、赫保真、潘天寿等前辈名家佳作精彩纷呈,极具持续深挖、深研、深思的学术价值,能够承担起在美术领域开展“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的典型样本重任。
如近代国学大家马一浮在《旷怡亭口占》一诗中所言: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些诗书画印俱佳的杰作,多以温暖的态度、精妙的笔墨书写生灵百态,更以博雅绮丽的款识、意味深长的钤印阐述了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具体环境与作者情思,形成了与文脉、与时代、与生活、与思想的广阔关联,象外有象、意中生意,令人回味无穷。既能够线性呈现山东花鸟画的师承脉络沿革、艺术理念进程、风格演变路径,又在搭建较为系统、历史的花鸟画收藏体系同时,持续勾画山东与全国美术界的互动图景,不断证实、明确山东美术、齐鲁文化的创造之基、活力之源、跃进之力。
依循“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的方向指引,展览自山东美术馆馆藏作品矩阵中精选前辈名家写意花鸟精品45幅,尽可能全面地对作品信息进行了有效释读,并抽取部分典型语言符号研发文创产品,进行了初步转化利用尝试。为进一步加强展览社会效力,本馆展出结束后,山东美术馆与艺术教学成绩突出的驻济高校联合举办巡展,首站定于山东财经大学海岱美术馆。寄希望以展览为引,助益观者尤其是青年学子更好审视和理解产生于有机整体主义哲学宇宙观的中国艺术写意精神,直观深入地体会法度与变化之间恰到好处的状态,在对虚与实、心与物、思想与图像、形而上与形而下等二元关系的辩证思考和动态实践中,推进“物—象—言—意”综合系统在当今时代的表达与呈现,不断探索符合今天特点的写意表达形式及精神品质。
山东美术馆、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二〇二五年三月
部分作品预览
艺术链接
ART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