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艺术学院举办校企合作“3+N”高质量发展服务座谈交流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宝璋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汇聚了鲁商科技集团、山东文旅集团山乡集团、中泰证券济南分公司、邦信(济南)资产等单位代表,以及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齐鲁企业发展研究院等专家学者,旨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艺术与财经领域的深度融合模式,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社会服务注入新活力。
刘宝璋介绍了学校及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艺术学院始终坚持“艺术+财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海岱美术馆、文物艺术品修复实验室等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实践与展示平台,近年来在艺术创作、设计研发、文物艺术品修复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我校齐鲁企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鑫作主旨发言,介绍了近期承接的重点项目案例,分享了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考。我校经济学院教授王晓提出,可以通过艺术金融的创新模式,为艺术创作、艺术品交易、艺术机构运营等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各企业代表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围绕泰山文化发掘、乡村振兴、乡村微度假项目、城市商业街区开发、品牌设计、元宇宙建设、私域流量运营、文创情绪价值等分享了对“财经+艺术”融合的思考与期待。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师代表等依次就企业需求作出积极回应,表达了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合作期许。
刘宝璋在总结时提出两点工作意见。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蓄积源头活水,以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重在落实落地。二是艺术学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发展理念,发挥平台载体作用,为学校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发展助力,共同探索艺术与财经融合的更多可能,以艺术的独特价值赋能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
据悉,“3+N”高质量发展服务队,即山东财经大学(齐鲁企业发展研究院)、中泰证券(济南分公司)、北京银行(济南分行)联合多家大型企业、银行、基金、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智库等共同打造专业、高效、长期、可落地的“政府、高校、金融+媒体、协会、智库”等一揽子综合服务机制,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交流合作平台,切实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稿:崔敬 摄影:于潇 初审:甘超 审核:刘宝璋